黄河新闻网讯日前,著名作家糜果才创作的长篇传记文学《王之涣传》,已由北岳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甫一面市,即引起读者深度关注。专家学者认为,这是一部最能反映传主传奇生平与体现作家独特创作风格的传记文学。
【资料图】
《王之涣传》是糜果才继长篇纪实文学《烽烟平型关》、长篇小说《黄金梦》在全国热销之后,创作的又一部传记文学。作品共13章,前有序言,后有后记,最后还附有传主的年谱、诗集,共20多万字。作品史料真实可信,结构新颖别致,语言平实流畅,人物鲜活饱满。作家一改时下传记文学只褒不贬与记功不记过的颓废文风,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实事求是地将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地再现给读者,对现实社会具有全新的启迪意义。
王之涣是盛唐诗人,幼而聪明,秀发颖悟,曾为五陵少年,后改邪读书;不盈弱冠,则究文章之精;未及壮年,已穷经籍之奥。31岁,王之涣途径蒲州,作《登鹳雀楼》一诗,一时名动天下。33岁,王之涣以张九龄门子调补冀州衡水县主簿,后因厌恶官场陈腐之气,拂衣去官。在家十五年,王之涣夹河数千里,远游玉门关,歌从军,吟出塞,以《黄河远上》一首,传乎乐章,布在人口。52岁,王之涣出任文安县尉。在任秉公断案,廉洁奉公。55岁,王之涣因积劳成疾,终于官舍。一生与张九龄、高适、王昌龄等诗人交好。
世称“绝句之最”的盛唐诗人王之涣,从来没有一部专著,且生平资料记载甚少,糜果才的《王之涣传》填补了这个空白。作者放弃数次可获得巨额经济利益的诱惑,历时近4年,行万里路,翻万卷书,通过田野调查、人口相传、资料耙梳,对王之涣的家世、生平、人品、诗品及其生存环境进行了全面记录与透视。特别是从浩如烟海的故纸堆里又挖掘出王之涣的遗作13首,推翻了人们一直认为其传世诗作只有6首的定论,其中一首写“莺莺”的诗,将《西厢记》的故事发生时间又推前了87年。作者这种颠覆性的重大发现,为史学界重新认识与评价王之涣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在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唐代文学史和中国诗歌史上亦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糜果才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西省繁峙县人,做过基层文联与杂志社的领导工作。作品散见《人民日报》《中国作家》等报刊。曾出版长篇纪实文学《烽烟平型关》(人民出版社)、长篇小说《黄金梦》(作家出版社)、人物传记《王之涣传》(北岳文艺出版社)、报告文学集《惊世杰作》(山西人民出版社)、散文集《人生散记》(百花文艺出版社)、随笔集《愚斋随笔》(远方出版社)等著作13部。有散文入选多种散文选本与初、高中辅助教材。《黄金梦》被译为《Golden Dream》介绍到国外。曾获“赵树理文学奖”等多种奖项。其书法“铁线行书”灵秀而不失古拙,被誉为“文学界的书法翘楚”,作品被海内外爱好者广泛收藏。
糜果才是作家,也是诗人,他创作过300多首旧体诗。由一位诗人作家为盛唐诗人王之涣作传,无疑是最为合适不过的。(通讯员 英儿)
附录《王之涣传·后记》
1
有朋友听说我正在写作《王之涣传》,便问我,你为什么要为王之涣作传呢?
这话问的好!凡事都是先有“因为”,然后才有“所以”的。
我小时候识字很早,读诗也很早。我读的第一首诗就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从此,我便热爱上了诗歌,才知道诗歌原来是如此美好。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引领我走上了爱诗、学诗、写诗之路。我结婚后,有了女儿。在女儿两岁时,我教她背诵的第一首诗也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星期天,我到单位去加班写东西,女儿要跟我。爬楼梯,她很吃力,但她坚持要爬,一边爬还一边用其稚嫩的童音朗诵着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更上一层楼啊——”后来,女儿读书、上大学时一直热爱诗词,读研究生时,又学了英美文学。我们父女俩都是由《登鹳雀楼》引领成长的,这也就是说,王之涣是有恩于我的。
说到“恩”字,我想举一个例子,说说我的“恩”字观。
2001年,我主编的《滹沱河》杂志第2期,因经费短缺,出现危机,县里的L君出手相助,帮助杂志渡过了难关。第二年正月初一,我回县里到L君家里去拜年,以表示我对他的感谢。L君是县里的第三把手,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据说还要升迁。进了L宅,一片欢声笑语,热闹景象,只见L君在沙发上正襟而坐,正接受县里科局级领导们的拜年,由于人多,大家只能排着队在L君面前鱼贯而过,每过一位,就向L君道一声祝福,L君皆以点头微笑回应。家人对我说,吃了早饭就开始了,估计中午也结束不了,初五之前,甭想消停。看那阵势,听了此说,我便悄悄退走了。
这年6月下旬,县里发生了一起特大事故,L君受到牵连,并被双规。三个月后,L君被解除双规,回到家中。
这几个月,我一直在省二院住院治病,恰好也是刚刚出院回到家乡。听说L君回来了,我便急忙去探望他。
此时的L宅与几个月之前的情形已是迥然不同,不要说“门前冷落车马稀”了,简直就是门可罗雀。从天上到地下,从炙热到冷清,谁能接受得了?静悄悄的L宅里,L君情绪低落,精神沮丧,甚至有些厌世情绪。从他的言语中可以看出,除了这次双规对他的影响,更多的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对他的打击。看来这是L君人生中最危难的时刻,我立即决定陪他走出这次人生的难关。
从此,我就放下了手里的书和笔,放下了家里的一切事情,甚至对妻子、儿女都不管不顾,从早到晚,整天整天地陪着他。我与他比古论今,谈人生,谈人心,谈人性,推心置腹,竭力帮助他从一个领导人的心态回归到一个正常人的心态中来。
其间,有人悄悄对我说,他的问题很严重,怕是要处极刑,你就不怕牵连到你。我说,不怕!人在危难时才更需要别人的帮助。
有一次,他的闺女哭着对他说:“爸爸,过去那么多人看你有权,看你风光,都虚情假意地围着你转,想方设法地对着你捧,现在你有事了,却都支支吾吾地躲得你远远的不见了。有人甜言蜜语夸赞你,是为了目的;有人默默无闻陪伴着你,是为了情谊。谁真谁假,要看关键时刻谁把你帮;谁好谁坏,要看风雨来袭谁为你挡。如今,在你危难时,只有果才叔叔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成天陪着你,以后你可要认清人哪!”
与他在家里谈一谈,陪着他到乡下走一走,就这样,我一直陪伴了L君18个月。最终,L君走出了人生的阴影。
此时,他的问题也有了结论,没有受到太大处分。
一些人见他没事了,就又蜂拥围拢过来,想利用他旧日的人事资源做生意。一伙人,每天又是杯盏交错,前呼后拥。L君也恢复了双规之前的神态,听说很快就做成了一笔经济效益奇好的大生意。
我一见这个阵势,便悄悄离开了L君。
有人问我:“你对L君功劳最大。眼见要见红得利,怎么你就走了?”
我说:“趋炎附势,非我所好。我陪L君18个月,就是为了报答他帮助《滹沱河》杂志渡过了难关,并不图什么红利。”
我是个非常注重感情的人,别人对我有一点好,我就感动的不得了,心心念念,总想着今生今世怎样才能报答得了此恩。我不敢说,别人对我的滴水之恩,我能涌泉相报,但我肯定能做到人予一粒米,我还一颗豆。
感恩的过程,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福享受。
说到这里,我该回答朋友问我“为什么要为王之涣作传”的提问了。
因为王之涣有恩于我,所以,我要为王之涣作传。
2
是不是王之涣有恩于我,我就可以仅凭个人感情随便为其作传呢?
非也!
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证明我言不虚。
就在我要决定写《王之涣传》的前一个月,我的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从老家来找我,他说,老家我的一个亲戚想请你给他写一部传。我这亲戚是咱老家的一位企业家,你也认识。让你给他写传是因为你的长篇上过《中国作家》,人民出版社为你出过书,还获过什么大奖。让你写,也不白写。报酬有两种,任你选择。一种是人民币50万元,一种是在老家约五六十万元的一套装修好的现房。要钱,现在就打到你的账上;要房,现在就给你钥匙。说老实话,钱,我所欲也,我的月工资只有5000多元,生活并无富余,常因手头拮据而窘迫。房,亦我所欲也,我现在的居所是楼房最顶层,冬冷夏热,受尽了寒暑之苦。应当说这些报酬是比较丰厚的,再说这位朋友与我是有着很深的感情的,大老远的来找我,朋友之托,本来我也不应拒绝的,但是,我想了想还是拒绝了。我说,最近,我手上的事情太多,实在是没有时间。朋友听了,立时就用手机给他的这位企业家亲戚通了话。通过电话之后,朋友对我说,企业家亲戚说了,你无论选择哪一种,都可以再加20万元。我知道这是朋友误会了,其实,写与不写,除了感情与报酬之外,更重要的是还得通得过我心里这把尺子的衡量,看她有没有历史与现实意义?于是,我再一次对朋友强调说,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我实在是没有时间来写。
然而,为王之涣作传,那就不一样了,剔除我的个人感情,我认为为王之涣作传,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都很重大。
先说其历史意义。王之涣是个盛唐诗人,与王昌龄、高适、岑参齐名,在当时曾经名动一时,妇孺皆知。流传至今的唐诗有5万余首,清人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中就选录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出塞》2首,占到了全书311首的6.22%;清末民初国学大师章太炎称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为“绝句之最”;《唐诗排行榜》一书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排名为唐诗第四名。由此可见,王之涣在唐朝诗人中的地位有多么高,对后人的影响有多么深,因此,其本人完全符合作传的条件,这是其一。其二,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盛唐诗人,自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王之涣去世,至今已历1277年,其间竟然没有一部作品详细、完整地介绍过王之涣的生平事迹,这成为了我国诗词历史长河中的一大憾事!为王之涣作传正可以弥补这个历史空白。
再说现实意义。首先,王之涣是个很讲孝道的人。王之涣2岁失恃,6岁失怙,在其幼年,祖母生病,他就服侍床前,寸步不离;祖父生了疽痈,他又口吮脓水,直到痊愈。其次,王之涣是个自学成才的典范。王之涣的启蒙教育是接受的祖父的家教,祖母、祖父辞世后,由于朝廷腐败、酷吏当道、社会混乱、边境动荡,他心情郁闷,乱如团麻,遂抛弃学业,成为了一个浪荡少年,后来政局平稳,社会安定,他便回到家中,潜心读书,刻苦用功,不盈弱冠,则究文章之精;未及壮年,已穷经籍之奥。第三,王之涣有兰花一样的高洁品行。在衡水主簿任上,他宁可辞官不做,也绝不与宵小之辈同流合污。第四,王之涣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王之涣晚年在文安任县尉期间,清正廉洁,秉公办案,勤政为民,呕心沥血,直至累死在县尉任上。他死后,其家属竟然穷的无钱扶其灵柩回乡安葬。综上所述,无论王之涣的孝敬长辈、刻苦自学,还是其品行高洁、廉洁清正,都为今人树立了一个为人、处世、做官的标杆,都是今人应当效法与学习的榜样。今人学一学王之涣的人品、诗品、官德,为人会更正直,为业会更精进,为官会更清廉。
这样一位品学兼尤的人,我焉能不为其作传?
3
写古人,写古事,就必须要还原当时的情景。
唐朝距今有一千多年,时空已很是遥远,政治、经济,以及风情民俗、人的生活习惯等等,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用今天的社会现象和人的生存规则、生活方式去写唐人,就会闹出许多笑话,甚至贻笑大方。
那末,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政治、经济究竟是怎样的?当年的边境是否安定?与哪些异族发生过争战?内部矛盾又是怎样的?都发生了哪些变故?官场是个怎样的情形?包括官吏之间的关系,官员的服饰,官员的俸禄,以及某级官员的职责。唐朝的教育制度是怎样的?唐朝官办的学校有哪些?民办的学校又有哪些?唐人都读些什么书?怎样科考?唐朝的士子们有哪些入仕渠道?唐朝是历史上诗歌创作最兴盛的时代,那时候的诗风怎样?主要诗人有哪些?他们互相之间的年龄差别、兴趣爱好是怎样的?唐朝的诗人怎样创作诗歌?他们的作品又以怎样的方式在社会上传播?唐朝人吃什么,穿什么,人与人怎么称呼?唐朝人民的生活幸福吗?生与死的最高追求是什么?等等等等,所有这些,都必须弄清楚。如果弄不清楚这些东西,就无法为王之涣作传。即使勉强写出一个东西,也不会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为了了解唐朝,我先后通读了《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唐六典》《长安志》《元和郡县图志》等有关唐代的正史,又通读了《全唐诗》《全唐文》《唐人选唐诗十种》
《万首唐人绝句》《唐诗品汇》《唐诗类苑》《唐音统签》等唐朝诗文类书,通读了《朝野佥载》《集异记》等唐朝人撰写的唐朝小说,还查阅了有关唐朝与王之涣的许许多多的其他历史资料,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情风俗进行了一番全面、认真、详细的研究。通过对古籍的认真阅读与反复研究,远去了一千多年的唐朝景象便活跃在我的眼前。
写唐人,我的心里这才踏实了。
4
文学就像蜂蜜,是一门行走艺术。蜜蜂只有飞出去,广采百花,才能酿出优质蜂蜜,而作家也只有走出去,广搜博采,才能写出好作品,闭门造车终究是不能成功的。
王之涣的著名诗作《登鹳雀楼》《凉州词》就是走出来的。
为王之涣作传,由于现成资料太少,除了从浩如烟海的故纸堆里寻寻觅觅,觅觅寻寻,还必须走出去,拂去历史的尘埃,抻展历史的褶皱,去发现和寻找那些淹没在生活中的一千多年前的蛛丝马迹。
我决定沿着王之涣当年生活、做官、游走、会友的路线与地方去走一趟。王之涣一生活动过的地方很多,我想用两年来走完,时间上自然会很紧迫。因此,我不能选择最舒适的季节,而是必须顶严寒,冒酷暑,来完成此项工作。每到一地,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阅县(市)志,然后就是搜集文史资料,接着就是走访地方文人、打听民间传说,最后,我必须亲自到王之涣活动过的地方看一看,作一番亲身体验。
大地从来不肯亏负一个勇于付出的劳动者。有耕耘,就会有收获。在山西新绛县(唐绛州),我了解到了王之涣的家世家谱;在河南洛阳,我体味到了武则天为什么要在那里建东都,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平民百姓,以及王之涣的祖父为什么那么向往死后葬在邙山;在陕西西安(唐长安),我嗅出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气味;在河北衡水市(唐衡水县),我看到了当年王之涣从长安带过去的兰草,至今仍然郁郁葱葱,气质高洁,生长茂盛,幽香四溢;在山西永济县(唐蒲州),我登上鹳雀楼,向西瞭望,回首东方,我才体会到诗人怎样将现实与想象融会成佳作;沿着黄河东路夹河而上,我真正感受到了在当年交通不便的情况下,王之涣的行走有多么艰难;到了甘肃玉门,看到了沙漠,感受到气温,我才明白了王之涣为什么会写出“春风不度玉门关”;到了天津蓟县(唐蓟州),我反复思考,在当年这个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反复拉锯争夺的地方,王之涣客居了那么长时间,肯定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只可惜没有传到今天;在河北文安,我听到了许许多多民间流传下来的关于王之涣的爱民、破案、清廉的故事;到了河南新安县城西铁门镇千唐志斋,我看到了王之涣和他叔叔王洛客的墓志铭复印件,我还看到了王之涣祖父、祖母等王氏家族的7方墓志实物。一路走来,收获颇丰。
通过行走,王之涣的形象及其家族的情况在我的大脑里逐渐完整起来。
5
史学界普遍认为,王之涣存世的诗作只有《宴词》《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九日送别》《送别》共6首。他们的依据是《全唐诗》。《全唐诗》是在清康熙年间,由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纮、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瑮、俞梅等10位翰林奉敕编纂,于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三月开始,次年十月成书,由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负责刊刻的。《全唐诗》共900卷,是以明朝胡震享《唐音统签》、清朝初年季震宜《唐诗》(原名《《汇集全唐诗》》)两书为底本增订而成,共收诗48900余首,作者2200余人。所收诗人均按时代先后排列,后附唐五代词,可谓“搜罗宏富,史无前例”。但是,《全唐诗》真的就是迄今为止收录唐诗最全的典籍吗?《全唐诗》真的就不存在唐人诗作漏收的问题吗?特别是具体到王之涣,他是唐代的大诗人,一生的诗作应当很多,难道他的诗作真的就仅仅存世6首吗?要写作《王之涣传》,这是一个首先必须弄清楚的问题。
带着重重疑问,我钻进了有唐以来所有能够收集到的唐诗集子的故纸堆里。
我按照“由近及远、先易后难”的原则,层层推进。我先查阅了王尚君辑校的《全唐诗补编》、清朝沈德潜选注的《唐诗别裁》、清朝孙沫编的《唐诗三百首》、清朝王士祯著的《唐贤三昧集》、清朝彭定求等编的《唐诗三百首》、明朝胡震亨编的《唐音统签》、明朝张之象编的《唐诗类苑》、明朝高棅编的《唐诗品汇》、南宋计有功编的《唐诗纪事》、宋朝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最后,我集中查阅了唐人选唐诗的十种选本,分别是佚名的《唐人选唐诗》、元结的《箧中集》、殷璠的《河岳英灵集》、芮挺章的《国秀集》、令狐楚的《御览诗》、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姚合的《极玄集》、韦庄的《又玄集》、韦縠的《才调集》、佚名的《搜玉小集》。
查阅的结果终于出来了,按照由远及近的介绍顺序,分别是:唐朝芮挺章编辑的《国秀集》,收录《凉州词》1首,《宴词》1首;后蜀韦縠编著的《才调集》,收录《惆怅诗》12首,《悼亡》1首;宋朝洪迈编辑的《万首唐人绝句》,收录《凉州词》2首,《九日送别》《宴词》《送别》《登鹳雀楼》各1首;南宋计有功编辑的《唐诗纪事》,收录《九日送别》《出塞诗》《登鹳鹊楼》《送别》各1首;明朝高棅编辑的《唐诗品汇》,收录《登鹳雀楼》《送别》《凉州词》《九日送别》各1首;明朝胡震亨编辑的《唐音统签》,收录《登鹳雀楼》《送别》《凉州词二首》《宴词》《九日送别》共6首;明朝张子象编辑的《唐诗类苑》,收录《九日送别》《凉州词二首》《送别》《宴词》《惆怅诗二首》(与《惆怅诗十二首》中其十、其十二重复)《杨妃剪髪》(与《惆怅诗十二首》中其八重复)《惆怅诗十二首》《登鹳雀楼》共21首;清朝彭定求等编辑的《全唐诗》,收录《登鹳雀楼》《送别》《凉州词二首》《宴词》《九日送别》共6首;清朝王士祯著辑的《唐贤三昧集》,收录《送别》《凉州词》《登鹳雀楼》各1首;清朝孙沫编辑的《唐诗三百首》,收录《登鹳雀楼》《凉州词》各1首;清朝沈德潜编辑的《唐诗百裁集》,收《登鹳雀楼》《送别》《凉州词》各1首。
综合上述各集收录情况,剔除重复现象,王之涣存世诗作除了史学界常说的《宴词》《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九日送别》《送别》6首外,我又在后蜀韦縠编著的《才调集》与明朝张子象编辑的《唐诗类苑》中查出了王之涣的《惆怅诗》12首,《悼亡》1首。
这是我的一个重要发现。这就推翻了过去人们一贯认为王之涣的存世诗只有6首的观念。
王之涣存世诗作,准确的说法,应当是19首。
那么,有人要问,以明朝胡震享的《唐音统签》与清朝初年季震宜的《唐诗》(原名《《汇集全唐诗》》)两书为底本增订而成的《全唐诗》说王之涣的遗诗只有6首,而后蜀韦縠编纂的《才调集》与明朝张子象编纂的《唐诗类苑》却说王之涣的遗诗是19首,二者到底孰是孰非呢?这就有必要分别了解一下明朝胡震享的《唐音统签》、清朝初年季震宜的《唐诗》(原名《《汇集全唐诗》》),以及后蜀韦縠的《才调集》、明朝张子象的《唐诗类苑》。
《唐音统签》,是明代胡震亨(1569~1645?)编纂的诗歌总集。全书以十干为纪,自《甲签》至《壬签》,按时代先后辑录唐及五代的诗作以及词曲、歌谣、谚语、酒令、占辞等。《癸签》则包括体裁、法微、评汇、乐通、诂笺、谈丛、集录等7部分,共1033卷,是中国古代私人纂辑的一部最大的唐五代诗歌总集。
《唐诗》(原名《《汇集全唐诗》》),是清初季震宜(1630-?)曾花10年时间编纂而成。全书共717卷,160册,收入1859位作者的42931首诗。
《才调集》,由五代后蜀韦縠(880一?)编纂。此书是唐诗选集,是今存《唐人选唐诗》中选诗最多最广的一种,共10卷,每卷100首,收诗1000首。所选署名诗人180多人,自初唐沈佺期至唐末五代的罗隐等,广涉僧人妇女及无名氏。
《唐诗类苑》,由明代张之象(1508—1587)编辑,王彻补订。全书共两百卷,按门类编次,分39部(如:天、岁时、山、水、京都、边塞、人、居处、服食、巧艺等),1000多类,收录1400多位诗人的28000多首诗作。书前附序、凡例、引用诸书、诗人总目。此为明万历时期曹仁孙校刊本。《唐诗类苑》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体系相对完备的著作,是分类唐诗总集的扛鼎之作。
综上所述,首先是后两位编纂者的生年大大早于前两位的编纂者。《才调集》的编纂者韦縠是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生人,比王之涣晚生192年,是最接近王之涣,也是最了解唐代诗歌状况的一人;《唐诗类苑》的编纂者张之象是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生人,也比《唐音统签》的作者胡震亨、《唐诗》(原名《《汇集全唐诗》》)的作者季振宜分别年长61岁与122岁。其次是后两部唐诗集声誉高于前两部唐诗集。韦縠编纂的《才调集》被后人誉为“是今存《唐人选唐诗》中选诗最多最广的一种”,而张之象编纂的《唐诗类苑》则被后人誉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体系相对完备的著作,是分类唐诗总集的扛鼎之作。”这两部诗集比《唐音统签》《唐诗》(原名《《汇集全唐诗》》)评价都高。第三是《悼亡》《惆怅诗十二首》乃王之涣诗作,绝非孤证,而是《才调集》《唐诗类苑》两部唐诗集互相印证,一以贯之。以上三点,足以说明王之涣存世诗作是《宴词》《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九日送别》《送别》《悼亡》《惆怅诗十二首》,共19首,这个结论是确切可信、不容置疑的。
至于清康熙年间彭定求等人编纂的《全唐诗》为什么将王之涣的《悼亡》《惆怅诗十二首》漏编,并安在了一个叫做“王涣”的唐代诗人身上,问题显然是出在了底本不够全面,并犯了“疏于考证”的错误。
6
王之涣的12首《惆怅诗》中,第一首诗是写莺莺与情人幽会惜别的:“八蚕薄絮鸳鸯绮,半夜佳期并枕眠。钟动红娘唤归去,对人匀泪拾金钿。”诗中这个主人公莺莺,明显可以看出写的就是后世著名戏曲《西厢记》的莺莺。
据记载,《西厢记》原名《传奇》,是晚唐诗人元稹所作,因篇中有赋《会真诗》的内容,亦称《会真记》,最初载于晚唐文人王翰编撰的唐代传奇小说选集《异闻集》,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2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太平广记》时,将其改名《莺莺传》,收入第四百八十八卷,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于元贞、大德年间,又将《莺莺传》改写为五本二十一折五楔子的剧作《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
元稹的《会真记》写的是张生与崔莺莺在蒲州普济寺恋爱,婢女红娘传书,几经反复,两人终于花好月圆,后来又将她遗弃的故事。《会真记》篇末说:“贞元岁九月,执事〔友〕李公垂(李绅)宿于予靖安里第,语及于是,公垂卓然称异,遂为《莺莺歌》以传之。”
文学界普遍认为,《西厢记》的故事产生于唐朝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九月,作者就是晚唐诗人元稹,可是,比元稹大了91岁的盛唐诗人王之涣,怎么会在元稹创作《会真记》的87年前就写出莺莺与情人幽会惜别的诗歌呢?这首诗会否伪作?这就需要从作者、出处、故事三方面进行确证。
首先,“莺莺”这首诗,说的是“经过红娘牵线,一对情人的幽会”的故事,本应当写的缠绵悱恻,但作者却追求质朴,在极力摆脱齐梁的“靡绮彩丽”诗风,这符合王之涣早期诗作的风格。
其次,“莺莺”这首诗,最早收录于后蜀韦縠编著的《才调集》,到了明朝,张子象编辑的《唐诗类苑》时,又一次将此诗收入。古人在后蜀和明朝两次将王之涣的这首诗收入唐人诗集,这绝非偶然,也不是误录。可见,“莺莺”这首诗,是王之涣写的,应当是确凿无疑的。
第三,莺莺的故事,发生在蒲州普救寺。普救寺原名永清寺,始建于唐朝武周时期。永清寺建成后,这里就传说发生过一个“经过红娘牵线,莺莺与情人的幽会”的故事。后来,永清寺改名普救寺。又过了几十年,晚唐诗人元稹依据这个故事的原型,经过一番再创作,才使之故事更加完整,情节更加动人。
由此可见,王之涣写“莺莺”这首诗的发现,是对前人认为《会真记》的故事发生于元稹时期的一个否定与颠覆,也可以说是对考证《西厢记》故事起源做出的一点贡献。
7
为王之涣作传,“旗亭画壁”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王之涣流传在世的事迹本来就很少,如果放弃“旗亭画壁”这个被《唐诗三百首》记载的故事,怎么也没法向历史与读者交代。
“旗亭画壁”的故事来自薛用弱的《集异记》。薛用弱,字中胜,唐河东(今山西永济一带)人,生卒年不详,薛用弱长庆时为光州刺史,大和初自仪曹郎出守弋阳,为政严而不残。他的生平官阶行事,可考者只有这些。从这简略记载可知,薛用弱于长庆与大和之间,辗转于朝中和外地为官,是一位文士兼良吏。尽管薛用弱的官做得不大,有关史料少得可怜,而他却广为人知。这是因为他撰写的《集异记》特别有名。可以说,他的名字是因其著作而传。薛用弱的《集异记》,又名《古异记》,书中所记载的是隋唐时代的奇闻怪异之事,其成书年代,一般认为在唐穆宗长庆年间。《集异记》虽然属于小说,不是正统史书,但因为是唐人记述唐事,就像唐张鷟编撰的唐代传奇小说《朝野佥载》一样,因属于时人记时事,所载内容,多为第一手资料,所以颇有参考价值,除了那些鬼狐怪异者外,曾为《太平广记》《资治通鉴》以及后世治唐史者广为引用。薛用弱编撰《集异记》的唐穆宗长庆年间距离发生“旗亭画壁”这个故事的开元中,大约八九十年,时间不算久远,又是唐朝人记唐朝事,应当是令人可信的。可是,后人却对薛用弱记载的这个故事,多有质疑。第一个提出质疑的是胡应麟。胡应麟,字元瑞,更字明瑞,号石羊生,又号少室山人,兰溪(今属浙江)人。万历四年举人。诗文宗七子,但有所变化,甚得王世贞欣赏。胡应麟家中藏书四万二千三百八十四卷,筑室山中,专事著述。在明中叶,胡应麟以博学著称,与杨慎、陈耀文、焦竑同负盛名。胡应麟最著名的著作是《少室山房笔丛》。这部刊行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元)孟秋的文学史料著作,共四十八卷,分为12部分,主要记述了不同时代小说写作的区别,征引丰富,议论亦多高明,为研究古籍提供了不少宝贵的资料和见解。《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六和卷三十七里有关魏晋志怪小说、唐宋传奇及笔记的论述,其中分析六朝笔记小说与唐代传奇的不同,“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设幻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胡应麟在他的《少室山房笔丛》中,认为薛用弱《集异记》中十则记载的“旗亭画壁”绝非实录。主要理由是一伶人所唱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绝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与其创作时间不符。
到底“旗亭画壁”发生的时间与王昌龄创作《芙蓉楼送辛渐》的时间符不符呢?
先说“旗亭画壁”。此故事发生在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王昌龄因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由河南汜水县尉迁任江宁丞,准备第二年春天离京前往江宁(今江苏南京)赴任。同年,高适赶赴长安,计划第二年参加科举考试。王之涣应高适邀约来长安与其相会。这一年,三人相聚于长安,这才有了“旗亭画壁”的故事。
再说《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的这首绝句应当作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即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其时,王昌龄为江宁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今江苏镇江),然后在此分手。此诗原题共两首,第二首说到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旗亭画壁”的故事发生在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创作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而且前后竟然相差了8年,完全不可能一首还没有创作出来的诗就在旗亭被一伶人唱了出来,由此可见,胡应麟认为“‘旗亭画壁’绝非实录”,是有其依据和道理的。
但是,我认为绝不能因其一点而否定全部。辨别“旗亭画壁”故事的真伪,应当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问题。首先是三人在长安的时间相符;其次是按照三人的性格,发生这样的事,极有可能;三是此事已被后人普遍认可;由此可以断定,“旗亭画壁”这个故事肯定是存在的。那么,当时那个伶人唱出的不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而究竟是他的哪一首诗呢?这就需要作一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王昌龄曾于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前后赴河陇,出玉门,写出了许多著名的边塞诗,并被奠定了“边塞诗人”的地位。在其边塞诗中,最著名的就是《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诗因其意境雄浑深远,气势流畅,耐人寻味,被历代文人所推崇,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既然《出塞·其一》是王昌龄的诗作中最好的一首,那就一定会被坊间谱曲广泛传唱,依次推定“旗亭画壁”故事中一伶人所唱就是王昌龄的这一首诗,应当是合情合理的。
至于薛用弱《集异记》十则“旗亭画壁”中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错误,我们应当理解为:“旗亭画壁”的故事发生后,一时被传为美谈,并代代相传,80多年后,薛用弱编撰《集异记》时,因为是小说,没有去认真核实,所以就出现了那种明显的瑕疵。
8
我是个诗歌爱好者,我也曾有过一些诗作,归拢起来约有300多首。我写得诗都很一般,但却都是近体诗,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也有五言绝句与七言绝句。未写诗之前,对古人的诗特别是王之涣的诗,是一种理解程度,学会写诗以后,则会成为另外一种程度。比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句,未写诗之前会认为,当年王之涣在鹳雀楼上面西而立,看到太阳西落,但西面并没有山,怎么能说“白日依山尽”呢?而楼下的黄河向南向东流去,也看不到东海,怎么能说“黄河入海流”呢?学会写诗之后,才理解了这是诗人的意象,西面虽然看不到山,但日落西山是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最终太阳肯定要落到山那边去;东面虽然看不到东海,但东流入海也是大自然的一条不变的规律,黄河最终也肯定要流到东海里去。再比如王之涣《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两句,未写诗之前,我曾疑问:黄河是从白云间流出来的吗?玉门关周围有万仞山吗?学会写诗以后,我看到这两句佳句,就会心地笑了。写诗,需要诗人具有跳跃、空灵、形象、幽默的思维。唐朝那么多的大诗人,王之涣的诗为什么能传唱至今、千古不衰,就是因为他能为读者创造一种独特的意境与艺术魅力。
学会写诗的我,对王之涣的诗歌艺术,归纳了8个字:意象辽阔,意境高远。
王之涣正是凭着这8个字,才成为了唐代诗人星空中的一颗闪亮耀眼的明星。
我想说的是,要为诗人作传,最好先学会写诗,只有懂诗,才能更懂得诗人与诗人的诗。
9
创作,就是创新之作。文学的生命在于创新。
传记写作怎样创新?在写作《王之涣传》之前,我曾犯了疑难。
通常的传记写法,主要是写传主的家世与传主的一生,换一种说法,就是写传主的前世与今生。王之涣是一个特殊人物,在历史上名气很大,但其留在世上的资料却很少。有鉴于此,我思之再三,觉得为什么不可以扩而大之,既写他的前世与今生,也写他的后世呢?当然,对于传主的前世、今生与后世,写作用力与篇幅布局必须合理适当。写前世用力要小,篇幅宜窄;写今生用力要足,篇幅宜长;写后世用力要轻,篇幅宜短。写传主的后世,决不可喧宾夺主,只要起到补充、完善、点缀的作用,最终达到使传主的形象更饱满、更丰富、更生动即可。
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写的。成功与否?尚待方家、读者与历史的检验。
2020年6月15日于愚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