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农民利益,稳住粮食安全基本盘|环球新视野

2023-06-01 09:34:15


(相关资料图)

正值“三夏”关键期,河南部分地区因多日阴雨天气,小麦出现倒伏、发霉、发芽等情形,一些受灾农户小麦种植收益受损。全力以赴“龙口夺粮”的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保障农民的利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5月30日,河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要求,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经济补偿功能,全力做好2023年小麦保险理赔工作,尽可能减少小麦种植农户损失。同日,省财政紧急下拨资金2亿元,专项用于小麦烘干。

目前,我省已调集17万台轮式收割机和3万多台履带式收割机,加快雨后小麦抢收进度。抓住宝贵的小麦收获窗口期,不仅需要加强农机调度,而且需要以精准帮扶打消农民的后顾之忧。连阴雨过后,豫南部分地区农民陷入两难:等待麦子在田里干燥,容易出现发芽和霉变;如果将麦子收回来,能否及时找到烘干设备和烘干场所,又令人感到犯难。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阴雨连绵的天气之所以令人倍感焦虑,一方面在于给“三夏”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于给农民收益造成了直接损失。当此之时,最大限度减少农民损失、保障他们的利益,就是稳住“三夏”生产的局面和信心,稳住粮食安全的基本盘。

为此,18个省级专家指导组下沉一线,开展抢收、抢种技术指导服务,利用烘干设备并充分利用各类场所,积极开展晾晒,防止直接堆积造成发热霉变。在粮食收购方面,加大湿粮收购力度,及时开展烘干、仓储。对于不符合食用标准的粮食,组织设点收购,一方面确保不流入口粮市场,一方面最大限度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确保田里的麦子能及时收割,确保地头的湿粮能卖出一个合适价钱,确保收上来的麦子能够得到妥善的烘干和仓储,确保已经发生霉变的麦子不会“捂”在农民手里,确保遭受损失的农民能够得到保险赔偿……这一套护农助农“组合拳”,囊括了小麦收割、收购的各个环节,不仅展示出最大限度保障夏粮抢收的信心,而且体现了全力确保农民收益的决心。

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如何将助农之策落得更实,将利民之事做得更细。通过精准调度、精准对接,最大化发挥农机装备效用,方能确保颗粒归仓;充分利用文化广场、学校操场等场所开展晾晒,挖掘粮食系统的设备潜力和规模优势,方能为湿粮收购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探索多元化处理路径,方能为不符合食用标准的粮食找到更加稳妥的去处;充分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改善理赔服务方式,简化理赔流程,提高理赔效率,方能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稳定器作用,切实保障小麦种植农户的收益。

专家预测,6月2日黄河以南将进入集中收获期,6月4日至7日全省可形成收获高峰期,预计6月15日前后麦收基本结束。在每一个环节发力,从每一处细节着手,全力做好今年“三夏”工作,最大限度消除粮食损耗,我们一定能将前期天气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以实际行动守护农民利益与粮食安全。

关闭
精彩放送